在4日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上,服务国家“智慧海洋”战略,“潜水救捞”、“海上风电”等主题受到高度关注。      论坛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携手国际潜水承包协会、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共同主办

2017-11-06 00:00:00 · 中国新闻网 阅读:254
  在4日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上,服务国家“智慧海洋”战略,“潜水救捞”、“海上风电”等主题受到高度关注。      论坛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携手国际潜水承包协会、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共同主办
  在4日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上,服务国家“智慧海洋”战略,“潜水救捞”、“海上风电”等主题受到高度关注。
  
  论坛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携手国际潜水承包协会、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共同主办。
  
  在论坛上,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喜介绍了“港泰台州”轮脱浅的经历。去年“莫兰蒂”台风期间,大陆籍4万多吨大型集装箱船“港泰台州”轮从厦门海域飘到金门岛古岗外海海域,搁浅于礁群上,在台湾方面难以独立完成打捞情况下,大陆相关部门和企业施以援手,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帮助巨轮脱浅。
  
  陈瑞喜告诉记者,在接到金门相关单位救助要求后,正力海工第一时间启动了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海峡水下工程技术交流合作专业委员会应急机制,通过专委会专门向协会及时报告,请求支持。协会领导十分重视,组织行业内专家召开专项技术研讨会,通过多次技术论证,各方协调,制定最科学、最优化的方案,还邀请有关专家亲临现场,确保所有措施落实到位。正力海工在施救过程中,克服了台风、船体二次受损等障碍,成功将4万多吨的大型集装箱船“港泰台州”轮拖离礁石区,抵达厦门锚地。
  
  这一救援被认为是两岸在水域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救助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风电”是本次论坛又一关注热点。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空间大、风能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大。福建尤其是海上风电资源大省。但过去由于基岩强度高,埋深变化大,面临大直径单桩无法稳桩和沉桩的世界性难题。
  
  中船黄埔正力总经理高玲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引入当前世界最大的嵌岩钻机。过去,福建风电场的桩基础以高桩承台为主,施工周期1到2个月不等,引入该装备,推广大直径嵌岩单桩,可将施工周期缩减为15天,提高2至3倍的施工效率。高玲展望,福建风电将由此迎来迅速发展时期。
  
  高玲亦介绍,台湾和福建风电资源类似,地理条件类似,但台湾业界由于自身机械能力薄弱,需要引进欧美、日本高价装备。目前,台湾业界也有和大陆合作的高度意愿,希望能两岸携手,寻求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合作机遇。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橙电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2430586914@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橙电平台感谢您的分享!

TOPS
  • 日排行 /
  • 周排行 /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