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启动的青藏联网工程年检现场,专业人员首次高空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对±400千伏柴拉直流8号铁塔耐张线夹进行了全面“体检”,实现了电力检修现场新技术应用与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融合。“如果想了解人体的骨折情况,需要拍摄X光照片,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检测高空中不易拆卸的线路耐张线夹结构

2017-09-28 15:23:05 · 新华社 阅读:10924
在近期启动的青藏联网工程年检现场,专业人员首次高空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对±400千伏柴拉直流8号铁塔耐张线夹进行了全面“体检”,实现了电力检修现场新技术应用与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融合。“如果想了解人体的骨折情况,需要拍摄X光照片,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检测高空中不易拆卸的线路耐张线夹结构

在近期启动的青藏联网工程年检现场,专业人员首次高空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对±400千伏柴拉直流8号铁塔耐张线夹进行了全面“体检”,实现了电力检修现场新技术应用与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融合。

“如果想了解人体的骨折情况,需要拍摄X光照片,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检测高空中不易拆卸的线路耐张线夹结构。”青藏联网工程检修现场负责技术指导的易大鹏说。

易大鹏介绍,应用“X”光探伤检测技术,依靠塔上塔下成像数据实时无线传输,形成最佳高清光片,实现隐患缺陷实时判别,为完全达到运维要求的耐张线夹出具“健康证明”,可有效防范输电线路“带病”运行。

以往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运行状况无法通过人为直观辨识,常规检查需要拆卸、检查再重新组装,流程繁琐、耗时又费力,一旦存有隐患将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青藏联网±400千伏柴拉直流年检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乐明表示,该项技术在青海主网输电线路应用尚属首次,将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的安全、质量水平。

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电力联网工程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530千米,工程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5000米,是目前海拔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2011年11月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向西藏地区输送电量42.29亿千瓦时,接纳藏中电网外送电量15.77亿千瓦时。


原标题:“电力天路”检修首次引入“X”光无损探伤技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橙电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2430586914@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橙电平台感谢您的分享!

TOPS
  • 日排行 /
  • 周排行 /
  • 原创